查看原文
其他

50后:童年记忆中的过大年!

50年代的春节

60年代过年的真实录像

儿时盼过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精神生活也非常单调,过年,就是我们小孩最大的期盼。

儿时盼过年,是因为过年能穿上新装。我在家排行老幺,平时都穿哥姐穿后改装的旧衣服,只有到了过年,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新装。所以,除夕那天,我便早早起床,急不可待地穿上新衣服,美滋滋地约上几位同样穿新装的小伙伴走街串巷,在邻里街坊面前显摆 。虽然新衣服有些肥大,色彩也不鲜艳,但我们每张小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快乐、幸福的笑意。

儿时盼过年,是因为过年能吃上肉。小时候我家穷,平时,饭桌上肉不常见,只有大过年才可以尽情吃肉。每年腊月廿六过后,我家便宰年猪,俗称"围猪",也就是四户人家平分一只猪。年猪宰好后,父母便忙开了,把分到手的肉切成大小不一的片或块,分别用盐、糖腌起来,留到过年自家吃或走亲戚用,猪头肉、猪内脏等处理干净后,与咸菜或者白菜干一起焖成一锅,过年前家里人先享受。那时侯,每年春节前后几天,天天都有香喷喷的肉吃,真是大快朵颐。如今想起,肉香余韵尚留唇齿之间。

儿时盼过年,是因为过年可以玩鞭炮。我家在农村,家家户户在除夕夜都有燃放开门炮的习俗。在我记忆中,从上小学开始,每年的除夕夜,我在家等开门炮放毕,便急忙拿起手电筒跑出去,与小伙伴一道四处寻找未燃尽的鞭炮,把一枚枚完好的鞭炮装进口袋里。因为拾炮的小伙伴很多,有时还要争,还要抢,场面相当激烈有趣。天大亮后,小伙伴们便聚在一起,快乐地玩起放鞭炮。那时,放鞭炮的花样也很多,有时一手拿香火,一手拿炮,点燃后立即扔向空中,看爆后的大红炮纸纷扬飘落;有时用破面盆、旧水桶盖住点燃的鞭炮,听听炮响带来的音效;有时把鞭炮埋进泥土里,只留炮芯,点燃后看其威力有多大。不管是哪种玩法,小伙伴们都乐在其中,一声声炮响也就成了儿时过年最欢快、最开心的乐曲。

儿时盼过年,是因为过年有压岁钱。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农村,大部分家庭的经济都很困难,在生产队劳动都是计工分的,10分工大约值一块钱。平时,我们小孩几乎没有零花钱,只有到大过年的时候,长辈、亲戚才会给我们压岁钱。虽然,每年的压岁钱,大头给父母收缴起来,但我们还是可以截留一点自己花。过年那几天,就是我们小孩最开心的日子,可以买自己喜欢的糖果好好享受,也可以买一挂鞭炮拆成一枚枚慢慢燃放,有些女孩子还可以用压岁钱买到心仪的文具盒。

儿时盼过年,是因为过年还可以看舞狮、听唱曲、吃年糕.....


如今,那满载着童年欢乐的过年,将永存脑海,成为生命中难忘的记忆。

60年代的年味,质朴又简单......

中国的年怎么变,都藏着中国人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年,是一种融入了文化的意境,是文化的象征。

临近春节,经常听年迈的奶奶秀兰说起她年轻时的过年,今天就一起来回忆五十年前的六十年代,是怎么过年的,尝尝那时简单而幸福的年滋味儿,追溯纯真年代那些过年的美好记忆……年饭:来之不易的团圆饺子

60年代初过春节,典型的景象是:各生产队的大街小巷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家户户贴上新春联,挂起毛主席像,大街上吊挂着五颜六色的标语,看上去一派热闹景象。

其实60年代的人很清苦,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全国性的饥荒,可以说家家吃不饱饭。为了吃饱,河北一带的农村百姓拿棉被旧衣服去山东换地瓜干。听秀兰奶奶说那个时候坐的火车是罐车,开门人往上挤,没座席地而坐,下车在集市上换完再往家赶。


城市供应粮,相比农村强一点,但也吃不饱,下肢浮肿是当时的长见病。东北农村人吃干菜、山区榆树皮面、橡子面,过年可想而知。


可即便物质匮乏,也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正是因为物资匮乏,平日里粗粮细做难见荤腥,除夕夜的粉肉饺子才显得分外香。


改革开放之前粮食曾经一度供应紧张,人们最希望的事情就是粮食大丰收。在那个时代小商贩基本不存在了,一切都是供给制。秀兰奶奶说手中的粮票、布票等几乎和货币一样重要,就算再有钱没有粮票也是吃不上饭的,所以大家为了挣得粮票就会积极的工作来换取。

那时的畜牧、养殖业还并不发达,肉食并不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也由于饲养条件有限生产量并不高,也只有过年才能吃到些肉。


只有“国营”,没有“个体”的时代,稀缺食物只有靠商业科调运,大都是南方的猪肉和蔬菜。

秀兰奶奶用手比划着:“南方的猪,养一年就杀了,小膘就那么厚,肉放在锅里不出油直粘锅。”那时是夏天有菜没肉,冬季有肉没菜。于是人们就把猪肉熬成油,放置坛子中储存起来。


每年的冰雪融化前家里都做此项工作,猪油肥肉切了一盆又一盆,放在锅中熬,熬出的油直接盛到坛子里,留着夏天没肉时吃。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年三十的这顿饺子有多重要可想而知。


“一家人围着大案板,你爷爷擀皮,你爸爸还小,只会在旁边捏面团玩,我呢就负责包饺子,闻着饺子馅,别提多香了......”时隔半个世纪,再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秀兰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笑的眼睛成了月牙......

年乐:穿新衣,放花炮

那个年代的过年和现在比起来可谓是天壤之别。孩子们都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服、戴新帽子,穿新的鞋子,除夕晚上守岁放爆竹拜年,过年了,就算多困难的家庭也要想点办法给自己的孩子做身新衣裳,哪怕是旧衣服翻新的也好。

“穿新衣,放花炮”,过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攒了一年的布票变成红色、蓝色的灯芯绒或小碎花布,再忙碌、再手笨的妈妈也要踩着缝纫机“嗒嗒嗒嗒”地干到深夜。


有着一双巧手的秀兰奶奶,不仅给家人提前做好了衣服,左邻右舍也都拿着布料过来让秀兰奶奶帮忙。“那个年过的真是忙啊,年三十那天脚都没从缝纫机上下来过,大家都等着穿新衣服过年呢......”秀兰奶奶不愿意拒绝每一个来找她帮忙的,哪怕自己累点......

初一早晨醒来,孩子们的枕头边保准都平平整整地放着一套新衣。穿好新衣服,等不及吃早饭,孩子们就跑到院子里撒欢了。左手举一小截土香,右手忙着从兜里往外掏小鞭。红红的半寸来长的小鞭可是宝贝,家里统共给买了一挂100响,从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个出来过过瘾……


60年代的春节,孩子们总期盼着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有压岁钱拿、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玩耍,虽然生活条件远远不能与现在相提并论,但回忆那时的过年却别有一番滋味,那是一种独有的中国特色的年味。

年礼:送出心中最美好的祝福

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是大锅饭时代,新年送礼不再只是食物。在那时,送一本好书就是最珍贵的礼物了。


送的人很高兴,收的人更高兴。这些书曾经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除了书之外,60年代不像后来80年代,可以送红纸包的糕点、白糖之类,但是人民的智慧无穷无尽,即便再困难也挡不住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张薄薄的年画,结合中国的元素、民俗和一些想象力,成了一幅幅有趣的祝福。


过年的每一个礼物都是大家送出最好的祝愿,给新的一年送给对方最诚挚的心意。

童年记忆中的过年

那些年的春节,你还记得吗?

一组过年老照片,

追忆那时简单而幸福的年滋味儿,

寻回纯真年代过年的美好记忆……

1950年,北京过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春节,那年毛主席年画,非常受欢迎。

有点文化的人,就帮大家写写对子,虽然不是什么书法家,但一笔一墨地也毫不含糊!

除夕之夜,家人团圆,守岁围炉,温情四溢。1953年春节,天津一家人吃团圆饭的场景。

四代同堂过春节 


1953年春节,北京的儿童在天安门前放爆竹

1954年,东北各地的工人和农民们在春节期间展开盛大的工农联欢活动。图为当东北各省农业劳动模范参观团到达辽宁省鞍山市时,受到工人们的热烈欢迎。

1954年春节,河北省唐山解家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女孩陈小翠正在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

1954年,在朝鲜前线某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一起欢度胜利后第一个春节。这是欢度春节的集会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表演化装高跷。

1954年春节,河北省晋县五区刘靳庄的两位农村小姑娘快把秋千荡得和树梢头一般高了。

1955年春节,北京市的小学生们慰问军人家属洪老先生和洪老太太。

1956年春节,北京市宣武门外牛街的杨老太太正在看小孙女们游戏。

过年了,除了有好吃的,大人们还会给孩子们做做玩具,家里有点余钱的干脆直接给孩子们买点。简简单单的“大刀”、面具、小风车,不算很精致的娃娃,就足以让一群小孩玩得不亦乐乎。


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这一刻别提多幸福!

放鞭炮,似乎是男孩子们小时候最期待的事儿。

三个穿着新衣服的儿童在放鞭炮,其中两个小女孩正害怕地捂着耳朵。

三个穿着新衣服的儿童在放鞭炮,其中两个小女孩正害怕地捂着耳朵。1956年的春节,村民围坐在一起,第一次听到了收音机里传来的远方的祝福。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在1958年,所以,在那之前收音机才是人们最爱的娱乐消遣之一。

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视、电脑,没有央视春晚,没有网上直播,人们要看什么春节晚会只能去现场。以前,各市、郊、县文化宫每年都会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时间一到,人潮纷纷涌入会场,好不热闹!

1956年春节,《人民日报》、新华社、广播事业局、《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大公报》、《俄文友好报》、《北京日报》编辑部联合举办联欢会。图为相声演员侯宝林、郭启儒在晚会上表演相声。

没有礼堂,天做顶,石头做椅,怎样的环境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欢庆春节到来时的喜悦。

新年了,“总把新桃换旧符”,“学习先进经验”是极具那个年代风采的横幅。那个时候,“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成了新的宣传口号,干部们纷纷下到工农家庭给大家伙儿拜年。下图就是一位老书记在去农家拜年时,帮忙张贴春联的场景。

过年贴窗花自是不能少的,那时候窗花都是家里手巧的人剪的,小孩子喜欢的不得了。往被雾气染得白茫茫的窗户上,贴上红红的窗花儿,过年的气氛,别提有多浓!

过年,当然要包饺子了。老人包着饺子,孩子在旁边跑跑跳跳,好奇的还会上去学着捏上几个不成形的“怪饺子”,全家人乐呵呵地包饺子,满心期待着饺子下锅后的香味儿扑鼻,这估计就是最有过年氛围的画面了。

1955年春节,北京市的小学生们慰问军人家属洪老先生和洪老太太。新华社发

1956年春节前夕,四川双流县彭镇供销合作社的流动推销小组把大批年画及文具用品送到农村。这是彭镇乡第一高级农业社的社员们正在购买年画。

1957年春节期间的上海街头。扯铃摊上发出一片嗡嗡声,吸引了不少小顾客。

1957年,天津天后宫春节庙会景象。

春节是结婚的好日子。这是1957年春节,辽宁省沈阳风动工具厂的工人鞠复海(新郎)和俞凤仙(新娘)在婚礼仪式上接受朋友们的祝贺。

1959年春节,北京南苑人民公社的老太太们跳起了秧歌舞。

1958年春节,北京市宣武区留学路副食品商店出动流动售货车送货上门 ,为居民服务。

单位发电影票,组织联欢,街道组织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贴上装饰。许许多多的人,就结伴去购置年货,大街上人头攒动,个个笑容满面的!

1960年1月30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春节环城赛跑从天安门广场开始。

1961年春节,北京逛厂甸庙会的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大串糖葫芦。

1960年春节,河南省郑州市区古荥人民公社幼儿院的孩子们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演出小节目,给老人拜年。

1961年春节,人们在江苏省南京夫子庙花灯市场上选购花灯。

春节前夕,这是社员们正在购买年货

以前,过年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肉还有各种各样的酥糖和零嘴儿,很多的食品只有在过年才有得买。

那时候一年可能就穿一次新衣服走在大街上屁颠屁颠的

去敬老院演出,给老人们拜年,送祝福

当然,新年的重头戏,还是除夕夜的那顿年夜饭


只有过年这几天,能吃到大鱼大肉

但是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围在一起,开开心心过大年

现在苦日子过去了,幸福的日子来临了。可年味儿却没有那时浓了。

从《人民画报》上找到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过春节的照片,虽然物质比较匮乏,但是年味十足。

简易的舞台,下面是热情高涨的村民,周边布满了锦旗,显然是集体生活时代的过大年印象。

黄河鲤鱼多新鲜!副食品商店里的好东西。

冰上娱乐好玩极了。

姑姑和侄子,姑姑有新围巾,我有新帽子。欢欢喜喜过大年。

一家四代团聚过节,其乐融融。

舞龙狮是那个年代过年的标配。

副食品商店里真热闹!许多东西只有过年才能买到。

春节期间,人民公社市场一角。

厂甸特殊风味,大糖葫芦。

邹静之、舒乙:春节里的故事

图文来源网络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